2015年1月16日,姚贝娜因乳腺癌不幸去世。她生前签署了眼角膜捐献书,曾有三名受助者在她的帮助下恢复了光明。前几日,姚贝娜剩余的左眼环形边缘眼角膜又成功移植到一位老人双眼上。
姚贝娜捐献角膜背后,是中国器官捐献率一直过低的尴尬
角膜移植可以使患者恢复视力,姚贝娜捐赠的眼角膜已成功使4名受助者重见光明。但幸运如这4人者只是极少数。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中国目前共有视力残疾1691万人,因角膜病致盲患者约400万人,其中70%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每年只能进行不到5000例的移植手术。其实眼角膜移植手术从技术角度来说并不复杂,手术成功率可高达90%以上。目前,在国内大约有20个眼库,但几乎都是“有库而没有眼角膜”的“空库”。 造成“无米下锅”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是中国角膜捐献率过低,角膜资源极其稀缺。
严格来说,眼角膜属人体组织,而非人体器官。眼角膜尚且如此,严格意义的人体器官捐献在中国更是一个巨大的缺口。
在中国,每年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大概有30万人,其中只有约1万人能够做上手术,供需比例只有1:30。而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美国为1:5,英国则为1:3。
捐献率低也许是中国传统观念作祟
就捐献者而言,不少人之所以不愿意捐献器官,既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认识局限,也有对身故后“死无全尸”的恐惧,同样也有对“生前死亡”的忌讳。器官捐献,看似捐献者个人的事,而实际上却事关整个家庭,如果家属不同意,即便当事者能够摆脱束缚自愿捐献,也无济于事。其实,生命的价值不在于身后是否风光大葬,而在于是否为他人提供帮助,能否为社会多做贡献。
拯救中国“器官荒”, 不止是需要更多的“姚贝娜”
2015年3月10日晚上,对于大连和沈阳的3名患者来说,他们将从这一天开始迎接全新的生活。49岁的周先生,一位退伍军人,因突发脑出血被确定脑死亡。家属决定捐出他的肝脏和肾脏,让他的生命在别人身上继续存活下去。周先生的两个肾脏很快在大连市友谊医院找到配型患者,分别是27岁和37岁的男性患者。当晚大连市友谊医院肾移植中心为两名患者实施肾脏移植,手术持续到第二天12点,周先生捐献的肾脏成功地移植到两位肾衰竭的患者体内。所捐献的肝脏被分配到沈阳的一家医院,给一位57岁的女患者做了肝移植。实现了家属们希望周先生的生命能以这种特殊方式得以延续的愿望。
同年3月,24岁小伙子因车祸导致严重脑损伤不幸离世,小伙子的父母决定捐献儿子的器官,他的肝脏和两个肾脏分别移植给3名重症患者。
据了解,截至目前,大连市器官捐献志愿登记384人,实现捐献11人;角膜捐献志愿登记426人,实现捐献21人。
大连市友谊医院是大连市唯一的肾移植机构,从1997年至今已经完成 300多例肾移植手术。据大连市友谊医院肾移植中心主任胡志林介绍,接受肾脏移植的患者大多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即百姓常说的尿毒症,已经透析很长时间。对于他们来说,透析只能维持生命,肾脏移植治疗则是最佳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等到肾源并能配型成功无疑是幸运的,而如今在友谊医院登记排队等肾移植的有几百位患者。目前,公民心死亡器官捐献成为器官移植供体的主要来源,这是导致异体器官利用率下降的原因之一。中国的传统观念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遗体器官捐献。但这个观念也在改变,胡志林表示,公民心死亡器官捐献的市民越来越多,一些年轻人已经开始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