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日报》报道
昨日,记者从我市各大医院了解到,最近医院感冒的患者又有所增多,这一茬感冒与天气有很大关系。据了解,五院呼吸科门诊从清明节过后就人满为患,病房的床到加到走廊了。而大医一院呼吸科门诊每天都能待几十位感冒患者。市友谊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孙丽丹对记者说,前一段时间的“胃肠感冒”患者多,而这茬感冒的特点是高热、流鼻涕、打喷嚏,部分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许多青壮年也得了肺炎。分析原因,大多数感冒是因着凉引起的。
友谊医院门诊里王女士告诉记者,前天天气不错,她便脱了棉衣穿了时尚的风衣。可是没想到天气忽冷忽热,刮风天还是有点冷。结果因为没有及时加衣服就感冒了。另外一位患者说,自从暖气停了之后,办公室、家里就很冷,现在有好几位同事都感冒了。专家提醒说,春捂还是很有必要的。大连的初春气温比较低的,尤其是今年受冷空气的影响,春天来得格外的晚,冷热交替了好几轮,再加上春季本来就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所以许多人,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不易适应。乍暖还寒的时候,不注意保暖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心脑血管疾病等。因此,市民不要急着脱下厚外套,老年人、孕妇、儿童和身体虚弱的人还要注意不要过度疲劳。
那么感冒了该怎么办?
普通感冒不治也能好?
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老百姓说的感冒其实指的是上呼吸道的感染,(这里有一个概念的混淆),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包括普通感冒、急性病毒性咽炎和喉炎、急性疱疹怎性咽颊炎、急性咽结膜炎这样几种情况。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又叫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起病急,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涕,也可以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等症状。其病程自限,一般在5-7天内痊愈。急性病毒性咽炎和喉炎,多数是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引起,主要表现为咽痒、灼热感,咽痛可以不明显。急性病毒性喉炎则表现为声音嘶哑、讲话困难,可以有咽痛、咳嗽,严重者甚至可以出现急性喉水肿而威胁到生命安全。急性疱疹性咽颊炎多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主要表现为咽痛发热,可以有咽部充血,甚至在咽部可以看到疱疹,疱疹性咽颊炎,多发生在夏季。急性咽结膜炎表现为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膜明显充血,也是好发于夏季,由游泳传播,儿童多见。所以不同季节的感冒的致病病毒并非完全一样。
而流行性感冒是专指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在起病急,高热这些症状上与普通上呼吸道感染相似,但是流感往往是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的症状比普通上呼吸道感染重,而上呼吸道的卡他症状轻。具有在人群中引起爆发性流行的流行病学潜质,而且甲型流感病情较重,严重时甚至可以引起病人的死亡。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的流感大流行,比如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1968年的香港流感、2009年的猪流感(甲流)等等。流感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在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经飞沫传染给别人。
普通感冒其症状包括以下一种或数种:流鼻水、鼻塞、打喷嚏、咳嗽。喉咙痛、声音沙哑、发烧、疲倦、头痛、腹泻等。感冒之所以有各种不同程度和样式的症状表现是因为能够引起感冒的病毒至少有一百多种。感冒的潜伏期约一至三天。然后通常由喉咙不舒服开始,接着其他症状产生,在第三、四天时达到高峰。如果没有并发症的话,一般四至十天会痊愈。感冒之所以会好,是由于身体受感染后产生了抗体把病毒消灭的缘故。
感冒了该不该吃药?
既然人们已经知道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照理说医生只要开一些药把病毒杀死了,冒也就好了。孙丽丹说,感冒其实是不治之症,虽然是不治之症但是它又可以“自愈”。而绝大多数的感冒药都是治标不治本,只负责缓解症状,不负责抗病毒。而且目前全世界还没发现安全而可以杀死感冒病毒的药。医生在治疗时主要以对症治疗为原则,更重要的是要防止继发呼吸道的细菌感染。不过感冒时的发烧、鼻塞、咳嗽等诸多症状总是会使人难受,而且对于身体状况不佳或是婴幼儿以及老年人,或是有基础疾病的人而言,不想办法控制症状、缩短病程,也可能增加患并发症的风险。所以,及时看医生,恰当地使用药物是必须的。 比如说可以适当的使用退烧药、止咳药以及减轻鼻部充血而导致的鼻塞症状的药物等等。所以“感冒不吃药”成了一种完全可行的选择。
吃药与看医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如果感冒的症状比较轻,多喝水,多休息,是最明智的选择。如果发烧,鼻塞、咳嗽等症状让人感觉很难受,就需要对症下药了。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婴幼儿就应服药,以免患上肺炎等并发症。“有病了就要去医院,但是去医院不一定要开药。看医生不等于去开药,对于感冒的病人,医生看了以后可以更专业的区分不同的感冒类型,通过检查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菌药,许多人认为感冒了到医院去输液,会好的快一点,其实不然,感冒本身是病毒感染,不需要使用抗菌药,但是如果发现确实有上、下呼吸道的细菌感染,则应该使用抗菌药。但是这就需要医生来判断了。感冒病人应该在生活上注意保护自己,比如戒烟、多休息、多饮水、多摄入一些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水果可以帮助病人缩短病程,而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少去公众场所可以有效的防止合并呼吸道的细菌感染。这些看上去“没什么的”医生的建议,其实就是对感冒治疗的最有效的办法。”孙丽丹说,到医院可以让专业医生辨别症状,有的时候医生只是让你回家休息,这也是治疗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什么症状该吃什么药?
孙丽丹说,感冒用药分为五大类:第一大类降温退热药,常用非甾体类的抗炎药,最常见的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第二类是缓解鼻塞症状的药物,含有麻黄碱类,第三类是镇咳去痰药物,第四类为抗病毒药物,抗病毒药物又分中药和西药。第五类,如果继发了细菌感染会使用抗菌药物。
退热药:当体温超过38.5度时需要用退热药。尤其是5岁以下的婴幼儿,由于大脑发育尚不完善,当体温高于38.5度时,容易发生高热惊厥,所以虽然感冒时自然病程,但对于婴幼儿来说,及时退热是绝对必须的。
止咳药:早期是不推荐使用的,除非是比较严重的咳嗽,因为容易掩盖一些病情发展,或者痰多的情况下也是不推荐用止咳药的。
抗病毒药物:上呼吸道感染存在自限性,病程一般五到七天,不用药也能自愈。在感冒早期使用抗病毒药对于减短病程有一定作用。
中药治疗:可以选用,有助于改善症状、缩短病程。
抗菌药:要经过化验检查认定为细菌感染的情况才能使用。
感冒药剂型不同疗效上有差别?
最后来说说对付感冒实战中的选药策略吧。既然感冒药的主要成分都是对症药物,选药原则自然是有什么症状就选含对应成分的药物,没有的症状相对应的药物就不用选了。
在服用感冒药时,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是防止重复用药。我在文章的最后列出了一张常见感冒药的成分表,从表中可以看出,不同品牌的感冒药中,成分的重叠很多,有的甚至只是名字不同,所含成分完全一样。这就意味着,如果同时服用几 种感冒药,很容易造成某些成分服用量超出安全限额。而药物一旦服用超量,安全性就失去了保证。例如对乙酰氨基酚,在大剂量下对肝脏的损伤很明显。因此,使用感冒药时一般不要同时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即使同时用几种药物,也一定要确定其中没有重复的或是同一类的成分,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市面上常见的感冒药,比如新康泰克、白加黑等等,是由解热止痛类药物、抗过敏剂、止咳药、减充血剂等制成的复方制剂,使用时一定要看说明书,注意其中是否还有自己过敏或者是不耐受的成分,慎重使用。
感冒药有很多剂型,特别是儿童药物还有很多特殊的剂型。从治疗的速度来说应该是注射剂相对起效快,吸收比较完全,所以治疗的效果相对也会好。但是,感冒因为是自愈性的疾病,更多倾向于使用口服药,对症治疗或者是对病因治疗的药。
从剂型来说儿童剂型多半选的用口服液、颗粒剂、冲剂、分散片,多半有水果味比较容易接受的。老年人吃胶囊、吃片很困难的情况下也可以参考使用一些儿童的剂型,另外我们的成年人多半使用胶囊剂、片剂,价格方面比较适宜,另外药物品种数量也多。需要提醒老年人要用一些感冒药时,还是应对肝肾功能进行监测,剂量也不能跟成年人一样。从安全性来说,口服药安全性最好,可以不选择注射剂的情况下还是尽量选择口服剂型,对小孩对成人都比较安全。
服感冒药有什么禁忌?
很多解热镇痛类药物都对胃肠有副作用,有消化性溃疡者,不宜用含阿司匹林的药物。
儿童和青少年如果使用阿司匹林退烧,可能造成严重的肝损害和脑病,因此孩子应避免服用阿司匹林。
抗过敏药有让人嗜睡的副作用,在开车或需要进行危险操作(高空作业、操纵机械等)时不要使用含有抗过敏成分的药物。
减充血药使用后会造成血压上升,患有高血压的人慎用。
有些止咳药含“可待因”成分,在人体内有10%会转变成吗啡,应尽量避免使用。
怎样区分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
治疗感冒许多市民喜欢选用中成药,有的人也不管什么症状,看到“感冒药”就买。中医专家提醒,感冒有风寒风热之分,如果选药不当,不仅无效反而可能“雪上加霜”。
中医认为,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
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服成药可选用银翘解毒丸(片)、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等。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这些药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患风热感冒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可以喝萝卜汤或梨汤。
中医认为,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
什么时候才需要吃抗菌药?
感冒药用“消炎药”、用药要高档、输液就能好得快,这是老百姓在感冒用药问题上的常见误区。但实际上,感冒是病毒感染,而抗菌药并不能起到抗病毒的作用。感冒患者除非合并了细菌感染,否则使用抗菌药只能是加重肝肾的负担,引起人体的菌群失调,不能起到任何治疗的作用。
“感冒了,买点抗菌药吃好的快。”现今还有许多人把这当成了“治疗习惯”。孙丽丹说,在门诊中经常会碰到一些患者对着医生说:“给我打几天吊瓶吧。”但目前90%以上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而头孢霉素、红霉素、青霉素等抗菌药物仅仅是用来抵抗细菌,它对病毒没有任何作用,如果滥用抗菌药物,除了增加抗药性甚至产生毒副作用外,对治疗病毒性感冒没有任何效果,“也许你觉得上次感冒吃了抗菌药物后,很快就好了,但其实这不是抗菌药物的功劳,病毒感染本身有一个自限的过程,也就是说依靠自己的抵抗力不治疗也会好,而并非抗菌药物起了作用。”
只有当感冒合并细菌感染时才需要用抗菌药物,如鼻窦炎,出现黄浓鼻涕;化脓性扁桃体炎,扁桃体有脓苔;咳嗽并伴有黄痰、呼吸困难等症状,提示着可能是出现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肺炎等情况,这时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除了通过症状辨别外,血液化验检查发现血白细胞增高时,才能够应用抗菌药物治疗,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专家提醒,感冒了几天后,又出现了一些新症状,如嗓子疼的更严重了,出现黄痰了,胸疼了,剧烈咳嗽,发热5天也不退,就要到医院找医生检查。
抗菌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毒性反应:是药三分毒。抗菌药也不例外。这是抗菌药物最多见的一种不良反应,它往往是由于用药剂量过大或时间过长而对人的神经系统、肾脏、肝脏、造血系统、胃肠和局部注射处发生毒性作用。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能引起耳蜗前庭器官损害,导致平衡失调,听觉减退或丧失;服用氯霉素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服用磷胺类抗菌药物能引起皮炎、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过敏反应:几乎每一种抗菌药物都有这种不良反应,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如青霉素、链霉素、先锋霉素将会造成过敏性休克、药物热、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液恶病质、胶原性疾病等过敏反应。其中以迟发性过敏反应危险最大,常被疏忽而造成无法弥补的危害。
二重感染:也叫菌群交替症,这是指发生于抗菌药物应用过程中的新感染。其临床表现与原发病不同。因为许多二重感染在临床上并无特殊症候,不经病理检查难以被发现,所以极不易被察觉。发生二重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金葡萄、真菌及肠道革兰氏阳性杆菌,这些病原菌由于反复与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等常用抗菌药物接触而逐渐产生耐药性,而原发病又使患者抵抗力大大下降,所以,它们的蔓延与肆虐常会危险病人的生命。
细菌耐药性的改变:抗菌药物的经常使用会使人体内外的细菌产生耐药性,如葡萄球菌、肠道革兰氏阳性杆菌、结核杆菌、痢疾杆菌之所以长久地肆虐人类,就是其耐药性不断增强的结果。从理论上讲,细菌的进化永远不会停止,而抗菌药的大量使用不但不能彻底消灭细菌感染,却反而使细菌耐药进化得更完善,最终形成了对所有抗菌药耐药的“超级细菌”。因而对任何抗菌药物都会有产生耐药性的可能。
怎样才能保证家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呢?
牢记“三不政策”并实践在生活当中,我们也可以让病菌无计可施!
1不自行购买抗生素是处方药物,不要自己当医师,有病一定要去看病!
2不主动要求抗生素是用来对付细菌的,所以要在确定细菌感染时才有疗效,这就需要专业的评估。如果是感冒就医,有百分之九十的感冒都不是细菌感染,而且抗生素并不能加速复原,不必主动向医师要求开抗生素药。
3不随便停药。抗生素治疗针对不同的细菌及目的,有一定的疗程,一旦需要使用抗生素来治疗,就要乖乖地按时服药,直到药物吃完为止,以维持药物在身体里的足够浓度,以免制造出抗药性细菌而让它伺机而起。
看病的时候,与医生多一点互动,学会三问。
“我生的病与细菌感染有没有关系?”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病因,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是细菌感染所引起的,例如戴耳环的漂亮小姐耳垂有红肿的现象,可能是过敏,也有可能是细菌感染,这需要医师的专业判断,因此应向医师询问,才能更了解自己的身体及疾病的成因。
“我需要吃抗生素吗?”针对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像过敏与细菌感染所需的治疗措施,都不一样,只有细菌感染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有些疾病甚至不需要使用药物也会自己痊愈,所以应向医师询问自己的疾病是否是细菌感染,是不是真的非吃抗生素才能痊愈。
“我应该如何吃抗生素?多久吃一次?该吃多久?要吃到什么时候?”一旦确定诊断,经医师判断需使用抗生素治疗,也应询问医师正确的用药方式,包括多久吃一次、该吃多久、如果症状改善,是否可以自行停止服药,以及这次领的药吃完后,是否还须返诊,这些问题都该在门诊时询问医师,并在领药时询问药师哪一颗是抗生素,服药时需注意些什么,才能药到病除。
什么是抗菌药、抗生素、消炎药?
在日常用药中,人们常把抗菌药、抗生素、消炎药等概念混淆,有的人认为“抗生素是抗菌药的旧称”,有的坚持“抗生素比抗菌药包含更广”,还有的把抗菌药和消炎药混为一谈。那么,到底该如何区分这些名词?
抗菌药
抗菌药与抗生素是大概念和小概念的关系,抗菌药包含抗生素。一般来说,抗菌药是指一类对细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除一部分来自于自然界某种微生物的抗生素外,还包括人工合成的抗菌药,比如磺胺类、喹诺酮类等。青霉素、链霉素等有抗细菌作用的抗生素是抗菌药,一部分来源于微生物的抗肿瘤药物也属于抗菌药。目前,我国可供临床选用的各类抗菌药物达到200多种,占世界上现有品种的90%以上,基本上可以满足治疗各类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需要。国家权威部门发布的相关规定中,明确使用了“抗菌药”这一名词,如“未被列入非处方药药品目录的抗菌药物须凭处方在药店购买”。
抗生素
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某些微生物对另外一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抑制作用,把这种现象称为抗生。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终于揭示出抗生现象的本质,从某些微生物体内找到了具有抗生作用的物质,并把这种物质称为抗生素,如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灰色链丝菌产生的链霉素都有明显的抗菌作用。所以人们把由某些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对某些其他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称为抗生素。
由于最初发现的一些抗生素主要对细菌有杀灭作用,所以一度将抗生素称为抗菌素。但是随着抗生素的不断发展,陆续出现了抗病毒、抗衣原体、抗支原体,甚至抗肿瘤的抗生素也纷纷发现并用于临床,显然称为抗菌素就不妥,还是称为抗生素更符合实际了。抗肿瘤抗生素的出现,说明微生物产生的化学物质除了原先所说的抑制或杀灭某些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之外,还具有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或代谢的作用,因此现代抗生素的定义应当为:由某些微生物产生的化学物质,能抑制微生物和其他细胞增殖的物质叫做抗生素。
但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医疗当中所指的抗生素主要是针对细菌、病毒微生物的药物它的种类是相当多的。大概可以分成十余种大类。在临床上常用的应该有一百多品种,比如我们常用的青霉素一类有很多的品种。头孢菌素、红霉素类也有很多种。每一种类都有自己的特点,在使用时针对不同的的疾病、人群、细菌等,所以应该按照不同的人群、疾病来予以适当地选用。
消炎药
抗菌药与消炎药是两类不同的药物,抗菌药多用于感染性炎症,消炎药一般多用于非感染性的炎症。抗菌药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各类细菌,有的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有的则能杀灭病原菌。消炎药从药理学角度来看是指能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如“红、肿、热、痛”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多数还具有抗炎、抗风湿作用。消炎药能够缓解、抑制这些炎症症状,但是并不能根除引起炎症的病因。
怎样预防感冒?
感冒看起只是小病,实际上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细菌、病毒可侵入血液循环,其所到之处可引发多种疾病。感冒特别容易侵害体质弱的人群。而一些年轻人由于生活不规律,缺乏身体锻炼,学习压力大,精神紧张,加之出入人员密集场所,接触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机会增多。因此,对感冒“以预防为主”尤为重要。
自我防护:一般病多从口入,而感冒多是病从鼻入。因此,要坚持用冷水洗脸,增强鼻粘膜对空气的适应能力。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根据天气添衣御寒。同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和身体的免疫力。另外,在感冒流行期间,尽量少去人口稠密的地方,经常洗手。当身体稍感不适,轻度口干,鼻塞时要多喝水,注意保暖和休息。
家庭预防:要注意室内空气新鲜,早晨开窗换气不少于十五分钟;家中如发现感冒患者应及时薰醋进行空气消毒,另外在健康人鼻孔涂抹大蒜液或口服几瓣大蒜也可减少传染。
合理饮食:饮食要营养和全面,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多喝白开水也能有效的抵御感冒病毒的侵袭。每天要喝2000毫升的白开水,尤其是睡前和早晨起床后要喝杯温白开水,有利于稀释血液,促进血液的循环。大蒜、大葱、姜、食醋等,都是预防感冒的常用食品。
坚持运动:感冒了,到健身房出一身汗,病就会好?其实,这种情况只会发生在少数体质强、感冒初期、症状较轻的人身上。对多数人来说,尤其是儿童、体弱者和老人,感冒时参加体育锻炼是有害无益的。运动对抗感冒,是以预防为主,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才是硬道理。每天到户外进行有氧运动。根据个人爱好,可选择步行、慢跑、打球、广播体操等。这样可有效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身体抵抗力和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